2016年年末,中国信托业资产规模迈入20万亿元大关。在资产规模快速增长的同时,信托资产功能进一步优化。然而,在转型过程中,信托公司营收增效也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本报记者日前就相关问题采访了中国人民大学信托与基金研究所执行所长邢成。
记者:信托已迈入20万亿元大关,相比而言,达到10万亿元用了多久?
邢成:2008年信托资产突破1万亿元、达到1.22万亿元,2013年达10.91万亿元,2016年达到20.22万亿元。从2008年的“1万亿时代”,到2013年“10万亿时代”,再到2016年的“20万亿时代”。如果从2002年“一法两规”正式实施算起,信托行业实现第一个10万亿元的资产规模整整用了11年,而完成第二个10万亿元则仅仅用了3年。
记者:资产规模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什么?
邢成:主要有三点原因。首先,中国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中国的GDP总量从2008年的31.4万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73.5万亿元,客观上为信托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雄厚的市场基础。其次,信托业业务结构的不断优化。如2011年之前,增长的主动力是粗放的银信合作业务;2011年以后,增长的主动力演变为以高端机构为核心的大客户主导的“非银信理财合作单一资金信托”、以低端银行理财客户为主导的“银信理财合作单一资金信托”、以中高端个人合格投资者主导的“集合资金信托”三足鼎立的发展模式。而伴随着经济步入新常态,信托业持续调整。再次,信托制度安排的必然结果。信托业之所以能实现持续发展,是市场对信托业制度安排的认可和选择的结果。自2001年《信托法》颁布实施以来,到2016年中国信托业年会“八类业务”的确定,信托业制度安排的优越性日益显现,并推动信托业自2008年以来的爆发性增长。
记者:业界一直强调信托转型、结构优化,在2016年有没有什么突出特点?
邢成:信托本源定位进一步彰显。2016年年末,信托业务收入占经营收入百分比为67.16%,信托本源业务收入进一步凸显。
创新是2016年信托业发展的最大亮点。2016年《慈善法》出台掀起了家族信托和慈善信托热潮。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多家信托公司共推出22只规范化的慈善信托产品,规模达到0.85亿元。与之相伴而生的是家族财富管理信托的迅速崛起,中国境内目前已有21家信托机构和14家商业银行开展了家族信托业务,家族信托规模约为441.8亿元。与此同时,基金化信托产品大面积推开,PPP业务、资产证券化信托、企业购并基金、产业信托基金、地产基金、消费信托、跨境资产配置、土地流转信托等也实现实质性突破。部分业务已呈规模化态势。
记者:新旧交替过程中部分信托公司营业收入下滑、盈利能力下降,这种挑战与往年相比是否已经相当严峻?
邢成:2016年,信托业经营收入与信托项目年化综合实际收益率均呈现回落状态,信托公司经营收益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弱中趋稳,稳中求进”将成为信托业新常态。
首先,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开始步入弱周期。2016年,实体经济投资热情减缓给信托业的发展带来较大冲击。投资类产品规模收缩,信托产品收益率显著下降,信托业转型升级的压力被充分释放。
其次,泛资管背景下竞争加剧。泛资管市场下行业竞争的加剧会挤压信托业的市场占有率,其业务的替代效应和挤出效应日益显现。一方面,信托公司通道业务利润微薄,但风险却逐步上升,信托业“去通道”趋势将越来越明显,市场占有率面临下行压力;另一方面,信托公司非通道业务将面临其他泛资管机构相关业务的激烈竞争,经营成本的上升可能会降低信托公司业务收入。
再次,监管日益严格。2016年,监管部门为适应经济结构的转型,健全金融市场风险防控体系,加大力度颁布法规与政策。这使得信托业在组织机构设定、风险管理体系、交易程序的管理上面临诸多调整。2016年年末,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多部委参与组成的工作小组制定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完成起草,此举或许将开启金融行业“去产能”的全新一页。
记者:按照“八类业务”方向整装出发,信托公司在新一轮的比拼中拼的是什么?
邢成:信托公司在2017年新一轮的比拼中要想占得先机,首先,要全面提升公司战略决策能力。领先的信托公司要具备高超的战略胆识和魄力,做好战略规划,制定战略发展目标,在资产运用型和管理服务型业务上作出总体战略安排,提升主动管理资产的能力,构建高附加值、可持续发展的盈利模式和业务模式;其次,要尽快实现非标类的债权信托、股权信托、产权信托、同业信托业务等传统优势的升级换代,加速资金信托中的标品信托、非资金信托中的资产证券化、财产权信托等创新业务的整体规划、协同发展,有序梯次推进跨境离岸信托、家族财富管理信托、公益信托等前瞻类业务,夯实业务基础;此外,要全力打造人才团队的专业管理能力,还要大力提升均衡配套的风险控制能力和中后台保障能力。